《北平以北》幕后花絮 制作班底陣容豪華
今日,鴻篇巨制紀錄電影《北平以北》,曝光了一段拍攝花絮。
花絮展現(xiàn)了《北平以北》劇組團隊拍攝中,艱苦的“作戰(zhàn)”環(huán)境,劇組沿著革命先烈的足跡,重走了一遍“長征路”。據(jù)艾導介紹,在雪地取景時,雪基本都是齊腰深,而且惡劣的低溫天氣下,大家的手機都沒有信號。攝像機的電池因為極寒天氣,拍一組鏡頭,就得拿下來加熱取暖,然后再拍一組……
在這樣艱苦的拍攝環(huán)境下,艾辛導演和劇組團隊依然一絲不茍,嚴格要求每一個鏡頭。
在艱辛的拍攝環(huán)境下,劇組人員也學會了苦中作樂,苦中尋樂。
這段花絮,也展示了《北平以北》強大的創(chuàng)作團隊。為什么說強大呢?我們來一一了解下,團隊由國家一級導演艾辛領銜導演團隊;國家一級攝影師楊棟梁領銜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制片廠攝影隊;《狼圖騰》的航拍攝影師武勇領銜航拍團隊等等。
紀錄電影運用如此強大“戰(zhàn)力”團隊在業(yè)內也是不多見的,這讓我們《北平以北》報以很高的信心和期待。
據(jù)導演艾辛介紹,電影《北平以北》以實地拍攝、歷史資料、人物形象情景再現(xiàn)等多種表現(xiàn)手段,以紀實的形式,講故事的手法,融合故事片和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風格,打造成的紀實故事電影。
影片《北平以北》講述1938年至1945年間,八路軍3次挺進平北,以及八路軍中唯一的知識分子團----晉察冀挺進軍第十團,以極大的犧牲與艱苦抗爭開辟平北抗日根據(jù)地的故事。
《北平以北》很大程度上強化了我們應有的不能忘卻的國家記憶,提振國人的民族自信心?!侗逼揭员薄酚谜鎸嵍羁痰氖穼嶇R頭和藝術語言,將歷史告訴了現(xiàn)在、未來!
《北平以北》在以紀實的聲畫為基礎,全景式的展現(xiàn)平北地區(qū)抗日軍民艱苦卓絕、浴血奮戰(zhàn)的中華民族抗爭不屈的解放史。通過一個個真實、殘暴的案例和感人的故事,讓我們知曉歷史的真相、原貌與壯士英雄。
我們不能忘記日寇所犯下的慘絕人寰、震驚天下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殺”,同時我們也應該不能忘記日寇在平北制造同樣的反人類、滅絕人性的“千里無人區(qū)”和“人圈”暴行。我們更不能忘記與深深緬懷以白乙化為代表率領的八路軍知識分子團里的抗日英雄們,他們將22歲的熱血青春與寶貴生命永恒定格在了平北的抗戰(zhàn)熱土上:“小白龍”白乙化、“小諸葛”才山、“高爾基”王波、大學生連長魯志華、“福將”王亢……
這些青年愛國知識分子在內憂外患、國難當頭之際,毅然棄筆從戎、投身革命,為開辟平北抗日根據(jù)地血染長城內外;他們滿腔熱血又極具個性,英勇果敢、殺敵無數(shù),名號響亮讓日寇聞風喪膽,他們的經(jīng)歷與成長在血雨腥風中共同匯入共產(chǎn)黨領導的抗日救亡運動洪流,得到了革命的洗禮與升華,他們的傳奇故事來自于戰(zhàn)火硝煙,來自于人民大眾,來自于歷史的天空,比虛構的劇情與無腦的影片更具有現(xiàn)實說服力和藝術感染力,因為,真實是文藝作品創(chuàng)作是否具有理論價值與文化生命力的唯一源泉與根基。
比起一些浮夸、虛假、做作、雷人的抗戰(zhàn)神劇,《北平以北》的紀實風格、誠摯態(tài)度、民族憂患和歷史責任深深的感染并震撼著觀眾,這種感覺是循序漸進、走心入肺、同振共鳴的,我們愿與這些悲壯的年輕生命共呼吸、與永恒的家國情懷同風雨。
歷史不能忘卻,珍惜和平年代?!侗逼揭员薄芬源罅控S厚、無以爭辯的史實鏡頭與多元創(chuàng)新,再現(xiàn)了國人也許不曾了解的那塊土地和英雄、那段歲月與艱辛,影片莊重嚴肅而極具時代意義的歷史文獻性質與國家檔案價值,讓平北,這一特殊地域在歷史版圖上得以呈現(xiàn)并提升它應有的歷史地位與國家高度,重拾并挺起我們不該忘卻的國家記憶與民族脊梁的鋼鐵長城,讓后人永遠銘記,并給予無窮的前進力量。
對于任何一種文化方式或作品來說,形式與手段不為最終目的,最重要的是它所承載的思想、內容與深度。
和平年代,現(xiàn)實當下,作為精神文化市場和意識形態(tài)領域,我們需要“快餐文化”與“爆米花”式的商業(yè)娛樂影視等產(chǎn)業(yè)所帶來的輕松、快意與消遣;我們應該也很需要安靜下來,掠去浮華與躁動,用一顆敬仰與思考的心靈,去感受影像里的風云、去聆聽歷史的回響、牢記愛國初心、緬懷無數(shù)的先烈、展望更美好的未來。
據(jù)悉,影片《北平以北》將于12月8日全國公映,向黨的十九大獻禮,紀念一二九運動82周年。
評論
- 評論加載中...